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超五成,新造车势力靠什么活下去?

2019年对于造车新势力们而言,必将是关乎生死的一年。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时代”逐渐进入尾声,还有大众、丰田等跨国汽车开始在华推出一大批电动车、国内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转型以及特斯拉国产进程的快速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表现出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竞争规律。

对于那些处于领先方阵的造车企业来说,会加剧车企自身的亏损状况;而那些个连量产、实车都还没有的造车新势力,处境将会更加艰难。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一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洗牌即将开启,谁能活下去、活的更出色?

新能源车企“断奶”,补贴退坡超过50%

3月26日,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正式发布。其中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从2018年的最高补贴5万元,变更为2019年最高补贴2.5万元,缩水达到50%。而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则由2018年的2.2万元减少为1万元。

这个补贴政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变:

1、最低补贴续航里程提升:纯电动乘用车工况续航里程不低于250公里,插电混动车型纯电状态下工况续航里程不低于50公里。

2、降低补贴标准:纯电动乘用车工况续航里程超过250公里补贴金额为1.8万元;超过400公里补贴金额为2.5万元;插电混动车型纯电状态下工况续航里程超过50公里补贴1万元。整体较2018年明显下降。

3、电池能量密度补贴要求提升:最低可享受补贴的电池能量密度不能低于125Wh/kg,并且,能量密度越高,补贴越高。

4、暂缓取消地补:为地方补贴预留3个月的缓冲期,6月25日后完全取消地方补贴。

为了发展新能源,早在2009年,国家就开始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了相应补贴,当时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可补助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可补助 6 万元/辆。

这一补贴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啃老族”。当时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超过半数都是为了拿到国家补贴而生产的,滥竽充数的新能源车一大堆。此前,国家财政部就公布了一批骗补车企名单,其中93家新能源车企中就有72家骗钱,骗补车辆总计达到76374辆,涉及金额共92.707亿元,平均一辆车骗12万。

近几年,一批所谓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一条简陋的组装线就“生产出”电动车,或者转手卖给自己的租赁公司,或者获得补贴后拆下电池重复利用循环申请补贴,以大量未达到安全技术标准、产品一致性差的电动车,轻易便套取上亿元的新能源补贴,而其中相当一部分车型并未进行公开销售和进入交通领域,仅仅是用来骗取补贴的工具。吃奶的孩子永远长不大,拄着拐杖永远学不会走路,婴儿如此,新能源汽车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这次补贴退坡是意料之中的事。

去年火爆的造车新势力品牌“能存活几家”?

过去,在“普惠制”的补贴政策下,只要是新能源车就能拿到补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政策背景,国内造车新势力数量迅猛增长,目前已经超过600家,一些资深汽车圈人士感慨,他们连车标都认不全。在众多企业中,具备造车能力并且已经有量产车型下线的却不足10家。

虽然2018年中国汽车销售28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但新能源车还是成为车市亮点。全年销量达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在各细分市场中,新能源汽车都在高增长中一枝独秀。得益于政策的扶持,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增量基本都由自主品牌获取。

如今新能源车国补退坡50%,加上地方补贴取消,实质退坡力度超50%。新能源车企压力陡增,在市场决策上也陷入到两难境地:如果车企自行消化补贴退坡的缺口,那么将形成巨大的成本压力;如果将这这部分缺口以涨价的形式转嫁给消费者,又会影响到市场销量。新能源车市场在未来的竞争中,车企的承压能力将是成为一个巨大的考量维度。

在新能源政策补贴和特斯拉国产化的“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绝大部分新势力车企将会走向灭亡,即使像蔚来汽车这样已经有1万余辆交付量的企业也会面临重重压力。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成为以比亚迪、吉利新能源、广汽新能源等传统企业转型的车企以及部分新势力造车企业的市场,其他小型企业面临淘汰只是时间的问题。

而国内的小鹏、威马、游侠、拜腾等仍然在智能、网联、电动、共享等概念中挣扎,量产问题难以解决。对于正在申请资质的新造车势力而言,巨额的资金支持及研发生产将是摆在眼前的第一道难题。在去年火爆汽车界的造车新势力品牌图中,“能存活几家”是汽车行业不可避免的问题。不少业内人士预计,未来能够存活下来的新造车势力可能不到5家。

造车新势力未来努力的方向

眼看这边新能源补贴就要退出市场,那边依然有造车新势力不间断加入,在4月16日开幕的上海车展上,我们又看到了一些进军新能源汽车的新面孔。他们真的不担心不害怕吗?

整体来说,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无可否认的是,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前景依然广阔。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认为,随着一些国家提出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和我国双积分政策的出台,可能会在未来5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要比肩或超越燃油车。

另外,造车新势力目前更要考虑的不是赚钱,而是合理地活下来,被赋予更多电动化、智能化功能的他们,自信有着更为丰富的盈利模式。

造车新势力似乎都坚信能够找到各自的盈利方式,所以才会扎堆新能源车领域,他们大多采取厂家直营或者新零售的推广模式,以客户服务、概念争夺市场,如蔚来汽车在品牌模式上就有很多创新点。

领跑汽车副总裁赵刚表示,新能源车比传统车多了很多附加价值;电咖汽车董事向东平表示,靠服务盈利未尝不是一种好方式。

蔚来汽车创始人兼CEO李斌曾说过,他没打算赚卖车的钱,他要把蔚来汽车打造成“用户企业”,让入口够大、车主及潜在车主群体更庞大,还提供换电模式和打造自己的APP社群,卖服务,而且造车新势力在大数据方面更有优势,研发出来的车型比传统车企更贴近客户的真实需求。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就曾表示,补贴退坡对比亚迪而言“是坏事也是好事,尽管成本提高了,但可以让比亚迪真正打开双模车在全国的市场”。作为目前全球少有掌握新能源车“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以及上下游布局的企业,比亚迪自带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可能给了其面对政策变化的自信。

目前,不少新造车势力虽以互联网思维和商业模式创新当道,只是将大量人员和资金放在了更智能的交互、更炫酷的座舱、更好的造型等方面。如何提升基础性技术研发水平,建立起足够的壁垒,让自己的产品与众不同; 造车不是有钱就行,在这一过程中,品牌建设、技术积淀、市场洞察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方面缺失都会导致失败,造车新势力想要开辟出自己的“道路”还得不断“加油”。如何以更快的速度获取更多数据,助力实现更短周期内的升级迭代,仍是新造车势力需要努力的方向。

版权声明:本文系自主汽车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zizhuauto.com ,谢谢合作。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