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无人驾驶,开启未来之旅

1925年,美国陆军电子工程师Francis P. Houdina通过无线电波控制车辆的方向盘、离合器、制动器等部件,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辆“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驾驶商业化序幕开启

2012年5月,谷歌获得美国首个自动驾驶车辆许可证,成为现阶段汽车无人驾驶浪潮的起点。

在国内,2018年3月1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科普体验区发放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上汽、蔚来当天开始首次道路测试。

无人驾驶商业化前路漫漫

上述迹象显示,无人驾驶技术商业化似乎已拉开了序幕。事实真的如此吗?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即便谷歌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已对部分试点出行服务收费,并开始测试定价模型,率先进入无人驾驶商业化的早期阶段,但从技术发展情况,以及法律、伦理来看,无人驾驶商业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技术上,无人驾驶汽车想要在没有人类主动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对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高精度定位与地图等要求极高,技术障碍涉及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多个领域,其中多数尚未成熟。

法律上,无人驾驶出现事故时,谁将承担法律责任?

伦理上,“轨道困境”成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当汽车发现已经无法避免事故发生时,会选择冲向马路的行人还是撞击迎面而来的车辆,乘客是否愿意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交给一辆汽车来决定?

这些问题不解决,无人驾驶距离我们再近,也是咫尺天涯。

无人驾驶解题之道

针对摆在无人驾驶发展道路上的难题,中国一直在寻求破解之道。工信部印发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就指出,2020年建立可靠、安全、实时性强的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平台,形成平台相关标准,支撑高度自动驾驶(HA级)。

那么,对于“无人驾驶,离我们还远吗?”这个问题来说,答案应该是很快了,因为这是大势所趋。但无人驾驶的推广和被大众的接受离我们还没有那么近,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它才会进入我们的生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COOC中海商务同样关注无人驾驶的技术进步,在设计、运营“中海系”甲级写字楼时,对应调整行车坡道、地下车库布局、出入与缴费方式,为办公者提供更理想、更智能化的汽车出入环境。

2018年,COOC中海商务与行业独角兽蔚来汽车签署战略协议,在创新白领生活方式、商务出行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2019年4月12日,中海商务旗下联合办公品牌OFFICEZIP将携手蔚来汽车,举办“POWER TO FUTURE”未来出行科技沙龙。

4月12日 14:00-17:00

成都中海国际中心E座M层OFFICEZIP

扫码即刻预约,开启未来之旅

未来,中海商务将持续为无人驾驶早日进入商务空间贡献力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