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背后这么有趣?这些设计心思你知道吗

撰文 | 王启鹏

图文 | PR

最近参加了几场新能源品牌试驾活动,有一些感触,无论从活动的布置还是内容的宣传重点,可以感知到电动车的风向发生了一点改变。

更确切地说,电动车的发展进入到2.0阶段,第一阶段是满足续航,解决消费者的基础焦虑。紧接着向燃油车看齐,补充驾驶特性,增加科技内核,让电动车的属性丰富起来。

于是我们看到,比亚迪将自己的产品放到模拟赛道中,来让大家感知车子的操控性能。吉利特斯拉蔚来从人机交互和行为方式做提升,使电动车的逼格拔高一个档次,威马等融入更多的科技配置,试图谋求一种新的出行生态。

这种多元化的交融,让新能源市场百花齐放,同时让竞争的漫火也烧的更加激烈。这一次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款车型,带大家感受不一样的新能源造车思路。

几何A

基础信息:

提供410km、500km(NEDC标准)两种续航标准,共计六款车型。

官方指导价为21万-25万,综合补贴后的价格为15万-19万。

​吉利独立了自己的新能源品牌,取名“几何汽车”,“几何A”是新品牌成立下的第一款车型。这是一个很有未来感也很抽象的名字,这种感觉从名字的使用延续到了车型上面。

几何A有一些很有特色的设计,代表了新能源汽车的一些设计方向。比如将传统仪表盘尺寸进行调整,缩小为一块4.2英寸的LED彩色显示屏,通过方向盘按键进行信息查看和功能设置。

​这种思路先前在特斯拉已然有体现,Model 3直接取消了仪表盘,所有的信息整合在了中控屏幕中去,甚至所有的功能选项也纳入其中,比如空调的调节,后视镜角度调整等等。这也意味着,驾驶员在行车过程时需要花一些精力看向屏幕,这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

​所以吉利几何A并没有采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而是匹配了HUD抬头显示,可以显示时速,ACC自适应巡航,导航等信息。以此作为小仪表盘的弥补。

另外在几何A上也发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功能和设计。比如采用后排大尺寸天幕,在视觉效果和实际乘坐体验上加分不少。车内可设置密码锁的手套箱、Skin care欧盟认证婴儿级织物呼吸座椅、化妆镜LED照明灯、蜂窝状的功能控制区(E-touch中央超感触控区)等都为这台车注入不少未来感。

​显然,几何A在细节部分的打磨,体现出吉利在未来新能源方面的思考,也许它会成为未来电动车发展新思路的一个突破口。

威马EX5 Pro

基础信息:

460km(NEDC标准)续航。

综合补贴后售价为23.98万。全球限量3000台。

​今年上海车展威马汽车补充了一款车型—EX5 Pro,相比于EX5来说,在造型上有一些细微的改动,使之与“Pro”划等号,新车型更具实力。

这些变化包括采用全新样式的前包围,雾灯造型也经过了重新设计。车尾部分,尾灯采用贯穿式设计,夜晚点亮后具有不错的辨识度。

在配置方面,威马EX5 Pro的Living Engine全车交互智能引擎升级到了2.0版本,除了最基础的语音控制、在线导航、在线音乐等功能,威马EX5 Pro的语音助手“小威”也进行了升级,它具备3种以上性格,能够根据用户的喜好,设置不同的声音语气。另外Living Engine2.0系统还融合了百度、美团等服务。

​在一些配置上,体现了威马在未来感塑造的一些思考,比如智能场景式动态Logo、12.8英寸悬浮式智能旋转屏以及自然语音智能交互等配置。威马EX5 Pro同时将诸多选装配置升级为了标配,搭配内饰超纤绒和Nappa真皮,并匹配带11个扬声器的WM-Sonic 立体剧院式环绕音响。

在动力层面,威马EX5 Pro 搭载Living Motion三电动能系统,这套系统使EX5 Pro拥有百公里加速8.1秒表现。

重点来了,上海车展威马汽车同时带来了另外两款车,威马EX6 Limited和EVOLVE CONCEPT两款量产概念车,从两款车型的内容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讯号。

车型将会搭载Living Pilot智行辅助系统,并率先实现L3级别智能驾驶辅助。基于此场景,EVOLVE CONCEPT会协同9块连接在一起的屏幕,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方面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自动驾驶一定会协调更舒适和智能的车载内容。这更像是一个出行公司在做的事,他们描绘未来是这样的一个景象:用户拿出手机预约目的地,车子自动开到楼下,你只需要上车坐在舒适的座椅上喝喝咖啡,看看电视就可以。

​当然,EX5 Pro还是一个中间期产品,但不能否认的是,我们能够从产品中透视到威马正在做的努力。

理想ONE

基础信息:

售价32.8万

​理想品牌是新势力里较独特的一个,原因在于,理想ONE采用了增程式的解决方案。

国内有一些增程式车型在售。比如宝马i3就提供了增程式版本,同时上汽通用别克的VELITE也是一款增程式插电混动车型。

​大多数插电混动是在汽油车平台上加了一套电池电机组合,增程式电动车则是在电动车的平台加入一台汽油发电组合,底子仍然是一台电动车,多出来的增程器就是发动机+ 发电机。

在电池电量充足时,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提供整车驱动功率需求,此时发动机不参与工作。当电池电量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发动机启动,发动机为电池提供能量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当电池电量充足时,发动机停止工作,由电池驱动电机,提供整车驱动。

​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在保留电动汽车驾驶质感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了里程焦虑。

事实上,增程式的解决方案已然在日本取得了成功,尼桑在2016年11月发布纯增程几乎无电池版本的e-Power Note, 在发售的前11个月中销售量就超过了10万台,一度超过普锐斯成为日本小型乘用车市场的销量榜首。

​国内的发展除了依赖技术的支持,同样还有政策的推动。万钢主席去年指出,从2017年以来,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呈快速增长趋势,顺应趋势,应及时推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向增程式混合动力发展。政策的风向吹向这里,剩下的事情,就要交给手握核心技术的制造商了。

综上。三款车只是新能源市场中较为典型的例子,自身分别具备一些独特的思路和属性。但不难看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正朝着多元化去向,未来出行的美好蓝图,也许并不遥远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