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锤 研究表明自动驾驶会让人失去驾驶能力

自动驾驶是汽车行业里风头正盛的一个版块,目前不少十几万的车型都已经能达到L2级自动驾驶,也就代表着车辆能够有一定能力协助驾驶员执行包括横向,纵向的车辆运动任务,但驾驶员需要实时监控车辆完成这些任务。

我们最终想要实现、普及的目标是L5级自动驾驶:无论是否在特定的执行场景,车辆都无需车主操作通过自动驾驶即可到达目的地。

而在L5级以下的自动驾驶等级,几乎都会需要车主在一些情况下对车辆进行操作。换句话说,在L5甚至L6\7\8普及之前,人作为车辆的驾驶者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考核标准和驾驶要求。

不过在今年年初,英国诺丁汉大学开展了一项调研,关于可在高速公路及交通拥堵路段等特定驾驶情境下运行的自动驾驶技术相关。

研究选取了49名不同年龄段、性别的测试参与人员,利用驾驶仿真器开展测试,测试时长为每天半小时,持续5天。

一开始,参与测试的人员采用人工驾驶模式,但当仿真器提供的驾驶情境中出现双向车道后,系统给予选择权,由参与测试的人员选择是否将车辆的操控权移交给车载系统。20分钟后,参与测试的人员被告知,目前需要其再度接管车辆的操控,并向其发送通知,告知接下来有1分钟的驾驶预备时间。

研究人员发现,当参与人员再次接管车辆操控后,其展现的驾驶能力相当糟糕。在接管车辆操控后的10秒内,出现了偏离车道和车速不稳的情况。在第一天的研究中,驾驶员车道偏离距离的平均值为2米。在完成五天的测试后,测试人员的驾驶能力有所提升,他们的态度也有所变化。在测试的最后一天,当被要求接管车辆的操控时,有半数参与测试的人员先查看地面,确保其右脚踩在踏板上。

目前看来,自动驾驶过程中令人担忧的一点是,驾驶员可能因此会变成“局外人”,比如测试中系统并未要求其主动监控车辆的驾驶情况、做决策或提供实际的驾驶操作。这就降低了驾驶过程中对环境要素及道路事件的感知与了解,也降低了驾驶人员对未来的交通情况所做出的必要预判,即所谓的“情境感知”。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另一个问题:若遇到紧急情况,在接管车辆操控后,驾驶员的相关准备不足。在利用自动驾驶仿真设备测试期间,当驾驶情境出现模拟的双向车道后,逾八成用户会在驾驶期间使用手机,还存在阅读、化妆或睡觉等行为。尽管本次应急情况的操控表现有所提升,但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驾驶人员应激反应提升所引起的。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未来数年内,新款自动驾驶车辆即将上市。但在使用前,需要对驾驶员进行全新的培训及技术指导,然后才能允许其使用自动驾驶车辆。

其实在今年的2月2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印发《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能力评估内容与方法(试行)》及相关技术文件(以下简称《评估方法》)。这份文件被认为是自动驾驶的“路考大纲”。

“我们把无人驾驶汽车视为机器人,跟人一样,想要上路驾驶汽车必须要考驾照。”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孙正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形容。

照这个趋势来看,以后不仅人需要考驾照,车也需要考驾照,想图省事的小伙伴们可以洗洗睡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