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20亿打造试验中心,北汽新能源这样做到底值不值?

出品|三言财经 作者|嘴遁

近日,北汽新能源斥资20.51亿元打造的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正式宣告启用。

斥资20亿,打造的是一个试验中心,是产品验证的阶段而非研发阶段,这到底值不值?

新能源汽车下线标准高 需经数千项测试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要达到下线要求并不容易,它需要经过包括整车、零部件、借口及设施等多个方面二十余个国家标准的数千项测试。

其中,仅三电系统中的电池系统,就有5个国家标准,涉及动力电池单体、模组和系统的循环寿命、安全指标、外观、尺寸、重量、常温性能、高低温性能、耐振动性能、存储、容量、能量、功率、效率、荷电保持等各方面至少129项指标的测试。

而其它如电机、电控、智能网联、轻量化、整车应用等关键核心领域的检测,要求也十分严格,测试项目则更加繁复、精细。

同时,随着科技进步、新能源汽车的更新迭代,相关标准还在进一步提高,检测项目亦在增加。

例如在动力电池单体和模组的安全指标方面,相比于2006年的国标QC/T743-2006,2015年新出的GB/T31485-2015增加了单体海水浸泡、单体温度循环、单体低气压、模组跌落、模组海水浸泡、模组温度循环、模组低气压等7项新的检验要求。

同时,针对大部分检验项目,GB/T31485-2015均做了提高或强化,并要求测试结束后,必须观察1小时,才能确定检验是否合格,而QC/T743标准并无此要求。

而在智能化系统方面,新能源汽车出厂前也需要做多种模拟,积累大量数据才能够达到使用标准。

因此,新能源汽车要达到下线要求,可以说是要经过“千锤百炼”、“千挑万选”,十分不易。

试验中心启用 测试不再耗时耗财

多年来,随着北汽新能源的研发水平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品质不断优化,试验设备的能力和水平相对滞后的瓶颈日渐突出。

这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测试功能不齐全,经常需要奔赴全国各地的试验场去进行多项测试,不仅耗费时间(行程耗时+排队等待),无形中也增加了成本;二是部分试验设备能力有限、自动化程度不高,影响了试验的效率和效果。

以MCU测试为例,过去极大依赖于电机测试台架,测试资源占用时间长,测试效率较低,而这也是业内的一个普遍难题。

随着本次北汽新能源试验中心正式落成和启用,标志着上述问题已成为历史。

该试验中心由北汽新能源斥资20.51亿元打造,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试验验证平台。

它的设计建设基于北汽新能源多年电动汽车开发和验证经验形成的电动汽车验证体系(ETVS 2.0),包含整车、关键系统、部件三个层级的验证内容,对电动汽车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轻量化、整车应用六大关键核心领域的检测全面覆盖,试验对象涵盖电动汽车各领域、各系统的全部环节,能够对电动汽车进行最专业、全面、高标准的检测。

电机性能测试实验室

电控系统开始试验室

电池性能及耐久测试实验室

小到元器件连接的焊接点,大到整车,不论硬件软件,该试验中心都能提供测试。

具体而言,零部件试验覆盖全车164类零部件共计4774项验证项目,系统级验证覆盖15大子系统407项系统级匹配验证试验,整车试验覆盖21个技术领域378项验证,包括9大极端使用环境测试,单一车型可靠性验证里程大于200万公里,满足用户10年24万公里的使用寿命。

同时,ETVS 2.0体系更注重整车验证的前端即系统级验证,验证条件更苛刻、更精细、更详尽,验证效率更高,能在整车装配之前发现产品设计、部件性能等方面的问题,给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并反馈给研发,从而进一步提升研发改进迭代的速度。

在该测试中心启用后,北汽新能源有了自己的试验中心,新车下线前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样,经常奔赴全国各地试验场进行多项测试,省去了排队等待和行程上的时间,亦降低了相应成本。这为其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更快速迭代和推出奠定了基础。

智能驾驶试验室

智能座仓试验室

而在智能化方面,由于该试验中心拥有模拟各种情形的能力,北汽新能源旗下的汽车产品也无需再像之前那样实际跑里程,在测试中心中即可完成积累数据。这也从另一层面加速了产品的下线和迭代。

此外,该测试中心的启用,还大幅降低了北汽新能源的新车测试成本。

此前,新车下线前的数千项测试大多通过国内的相应测试机构完成。出于商业化考量,这些机构测试费用定价较高,从而极大地增加了测试成本。

雪地行驶中的北汽新能源EU400

以电动车备受关注的三高测试中的高寒测试为例。车辆需要开赴零下几十度的高寒地区,进行定圆测试和蛇形绕桩等对车辆在高寒条件下的操控性、制动性方面的测试。

同时,还需要进行长距离经济性测试和续航能力测试,以及将车辆置于零下几十度的室外进行抗寒能力测试——这主要针对的是动力电池在高寒条件下的充、放电能力。

北汽EX3的高寒测试

更系统地说,测试分为整车验证以及整车及系统标定。

整车验证包括每车1万公里的环境适应性测试,冷启动性能、动力性与经济性、交流电与直流电充电测试、采暖性能。

而整车及系统标定包括了,ASR驱动防滑系统、制动防滑系统、功能安全可控度、逆变充电、VBP测试及标定、除霜性能。

上述每一个小项目里都包括了众多复杂又系统的测试具体细节,这样的测试也就花费不菲。而这还仅仅是三高测试中的高寒测试一种。那么全车几千项各类测试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可想而知将是多么高昂。

但在该测试中心的启用后,新车测试成本在去除了商业化因素后就能得到极大降低。同时由于测试中心向全行业开放,测试中心的运营成本亦可通过其它测试车企的测试花费分摊。

这样,就能为北汽新能源节省一大笔测试支出,也允许它把更多成本花在对产品的研发上,为产品的更快速迭代、技术的更快速升级提供了另一层面的支持。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财政性补贴红利的逐渐消失,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这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经营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6月25日后新的补贴标准正式落地实施,整体退坡幅度超过50%。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营不善的企业更加难以实现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很多业内专家判断,新能源汽车企业大多在2023-2025年才能够实现自身盈亏平衡。

而北汽新能源试验中心启用,正是降本增效的一把利器,促进北汽新能源的技术进化、品质升级,为其将来在市场中的领先奠定基础。

覆盖未来十年产品检测验证 着眼长远发展 建立行业标准

正所谓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

事实上,北汽新能源斥20亿巨资打造试验中心,不仅仅只是为了“省时省钱”,还有建立行业标准层面的考量。

北汽新能源此次打造的试验中心,在设计之初就有过技术上的预判。它能够覆盖未来十年的产品检测验证,满足面向未来的世界级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开发需求,并面向全行业开放。

而随着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该试验中心被全行业广泛使用,北汽新能源将逐渐建立新能源行业内检测验证标准,拥有更强的企业竞争力。

当前,随着补贴退坡等政策性红利消失,传统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国际大品牌一起涌入新能源战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由蓝海演变为红海,进入淘汰赛阶段。在这样的发展节点上,虽然未来也许是美好的,但能不能活下来才是关键。

在此背景下,建成启用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为新车测试提供降本增效利器,为行业检测建立标准,是北汽新能源脚踏实地,提高企业经营能力的体现,亦是其着眼长远发展、面向未来,迈向成为国际一流汽车企业目标的一步。

斥资20亿,值!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