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编辑有话说 原创]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提到汽车及它们构造的时候,“平台”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我的车是基于这个平台生产的,你的车是基于那个平台生产的”,类似这样的话语在大家聊车的时候说的越来越多。的确,一个好的平台对于一款被消费者所认可的车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里所说的平台既包括传统汽油车,又包括了电动车。在3月15日前后,比亚迪在北京举行了e平台的技术解析会,该平将于4月正式发布且为开放共享的电动汽车平台。而就在此不就之前的3月4日,大众汽车也宣布,会向其他厂商开放模块化电动平台(MEB),并希望将MEB平台打造成为电动汽车的行业标准。平台对于车企的重要性大家都略知一二,那为什么还要开放平台呢?本期《编辑有话说》将和大家聊一聊,为什么大众汽车集团和比亚迪要开放平台,这将带来什么好处。
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汽车平台的名字,那么提到汽车平台化,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那个主机厂?我猜相当一部分人的回答是大众。没错,大众旗下车型众多,囊括了轿车、SUV车型、MPV车型在内很多种类,当然,不同车型所对应的平台也是不一样的,MQB、MLB是我们最常听说的。除此之外,其他很多大厂商也都有各自的平台,像通用的Gamma、Dleta平台;宝马的CLAR、UKL平台;丰田的TNGA平台以及吉利的CMA平台等。
什么是平台化?
上边说到了各个厂商的不同平台,那么到底什么是平台化呢?平台这一概念是指汽车从开发阶段到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设计方法、设备基础、生产工艺、制造流程乃至汽车核心零部件及质量控制的一整套体系。汽车平台化拥有更高的集成度或共用率,平台化有着开发成本最小化、产品价值最大化、缩短开发周期等多种好处。
平台对于车企来说重要么?
把平台比喻成一家车企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汽车平台拥有着更高的集成度和共用率,达到功能系列化、结构模块化、零部件标准化和通用化。一个好的平台对于车辆的品质有直接的影响,而对于一个平台的财力人力等各方面的投入也是非常大的,在后期的研发成本和技术升级也对车企有比较高的要求。而在近日,大众和比亚迪对外宣布将开放其纯电动造车平台,这背后一定有战略意义,不然任何一家车企都不会把自家核心技术与竞争者共享的。
目前,整个汽车行业的大趋势都是在向新能源靠拢,我们也曾多次报导各大汽车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目标。而随着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各种不同车型的新能源汽车出现在4S店里,意味着平台化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燃油车型,部分电动车也有专属于它们的平台,来获得更好的效益。在这里和大家聊一聊大众汽车的MEB平台和比亚迪的e平台。
MEB平台
作为大众有史以来耗资最高也是最重要的项目之一,MEB代表着大众从燃油车时代跨入电动车时代,追溯大众汽车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是从甲壳虫到高尔夫的过渡。所以MEB平台对于大众集团来说意义非常重大。我的同事写了一篇详细介绍MEB平台的文章,大家可以阅读一下,我就不在这里做过多赘述。http://info.xcar.com.cn/201809/news_2022972_1.html
e平台
比亚迪e平台最大的特点是高度集成。传统意义上的平台以底盘悬挂等机械结构为核心,而e平台的核心则是“带电”的5个部分,可总结成“33111”。第一个3是电驱动系统(电机、电控、减速器)三合一;第二个3是高压充配电系统(DC-DC、充电机、配电箱)三合一。三个1则分别代表了集成式车身控制器、搭载“DiLink”系统的智能旋转大屏、长续航且性能稳定的动力电池。我的同事写了一篇详细介绍比亚迪e平台的平台的文章,大家可以阅读一下,我就不在这里做过多赘述。http://info.xcar.com.cn/201903/news_2036417_1.html
我们所熟悉的、实力比较强的车企关于新能源汽车都有自己的独有平台,如奔驰将推出的EQS、EQC等车型都是基于EVA平台开发,宝马也在对核心平台进行调整,来适应插电式混动系统和纯电动车辆,包括特斯拉,也有自己的专属平台。此外,有些品牌选择报团取暖的方式来应对这一情况,日产、雷诺、三菱组建了一个联盟,将于2020年前共同开发一款基于中型纯电动汽车的共享平台,三家公司将在一些重要的零部件上实现共享,来降低电动汽车的成本。
什么是平台及其重要性
开放平台对车企的好处
而以福特为例,在今年1月份,大众集团与福特汽车达成合作关系,双方签署了一项合作备忘录,旨在探索在自动驾驶、智能出行服务和电动车型领域内的合作,福特或将成为采用MEB电动车平台的“外部”车企,这意味着大众与福特在合作领域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此前福特曾表示将于2025年打造15款全新电动车,MEB平台可能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此之前,成立于2015年的e.GO移动出行集团(e.GO Mobile)基于MEB平台,正与大众集团合作开展一个专属的汽车项目,大众在一份声明中表示,e.GO移动出行集团将利用大众的MEB平台生产电动车,以此作为大众电动车型的补充。该公司(e.GO Mobile)的创始人冈瑟·舒(Gnther Schuh)表示,公司只需投资3700万美元就可以实现电动车量产,这样的成本在过去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降低电动车的生产成本
由上文可以看出,大众开放MEB平台后,对其共享的车企来说最直接的益处就是对电动汽车生产的投入变少了,这也意味着,那些没有足够实力自主研发电动车平台的车企也能生产电动车。对于车企来说投入减少了并且增加了产品种类,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说无疑也是件好事。
再进一步说,假设未来的情况和现在有所不同,全球的电动车都出自数量很少的几个平台,那么就相当于大多数车辆上的零部件实现了通用化,除此之外,每一款车型的研发成本、开发周期、制造流程、生产工艺等多方面都将得到优化,一辆电动车的制造成本会大幅度降低,那么定价也会比现在便宜不少,最终的受益群体是广大消费者。
对于大众来说有何好处?
盈利是所有企业非常重要的目的,大众也不例外。虽然大众认为电动车不应光为富人打造,而是通过新的技术降低成本,但它也并非慈善家。相关报道称,大众为MEB平台已投入超过60亿欧元,到2023年还会投入约300亿欧元在电动出行领域,无论前期还是后期的投入都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将平台共享,那么参与其中的其他车企能够帮助分摊一些相关费用,且越多的车企共享该平台,大众的投入就会越少。
另外一点,大众对外开放电动化平台意在引领行业标准。大众品牌战略总监Michael Jost表示,希望MEB平台不仅仅是大众的标准,而是整个行业的标准。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MEB平台真的成为了行业标准,那么话语权将由大众集团一家包揽,任何共享MEB平台的其他车企都将或多或少受到大众的影响。
此外,据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电动车销量为2018247辆,尽管这个数字与2017年同比增长了72%,但与全球汽车总销量来比还是微不足道,更别提IEA预测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1.25亿辆这一数字了。所以大众开放MEB平台还有可能是为了加快更多汽车厂商生产制造电动车的步伐,从而增大电动车的市场规模。否则,假如到2030年电动车的保有量没有到达或与1.25亿辆这一数字相差甚远,那么大众这么长时间以来所投入的大量资金和人员都将打水漂,相信这是大众最不愿意见到的情形之一。
基于MEB平台打造的车辆
大众集团官方宣布,未来10年内将推出70款新电动车型。这规模庞大的70款电动车将被分配到大众集团旗下的大众、奥迪、保时捷、宾利等12个品牌身上。
奥迪Q4 e-tron概念车
此前大众集团曾宣布,将在2025年内在全球范围内推出50款电动车并制造多达1500万辆,如今这个数据又有了新的变动。据日前大众集团官方描述,目前大众集团正在全力推动个人出行体系的根本性变革,并系统性地推出电动车型。集团计划将在未来十年内推出近70款新电动车型,而非此前计划的50款。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基于集团电动汽车平台生产的汽车数量将从1500万辆增至2200万辆。
奥迪e-tron GT
此外,大众集团还宣布,拓展电动出行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环节。大众集团已经制定了一项全面脱碳计划,2050年完成包括车队、生产和管理环节在内的全面碳中和。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大众集团正在全力达成《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
斯柯达VISION iV概念车
共享平台对车企的好处
未来平台化是否会成为一种趋势
其实车企的平台共享化也不算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毕竟在我们身边有非常多的例子验证了共享化将成为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从最早的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非常多的例子见证了“共享”这一理念的发展,如今轮到了各大车企共享平台,这也算一种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战略。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等较为热门的行为只是简单的把人们经常用到的单一物品进行集合管理,而车企的共享平台与上述现象有很大的不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台所拥有的技术、专利等高精尖的东西非常多,所以说各大拥有自己平台的车企是不会把这么宝贵的东西轻易分享给其他竞争对手的,上文已经提到了共享平台能给车企带来的好处,那么还有什么是他们所能获得的呢?
提升品牌影响力
刚才提到了大众希望MEB平台不仅仅是大众的标准,而是整个行业的标准。虽然现在大众已达到了到家喻户晓的地步,但试想如果大众这一想法真的成为了现实,那么它更加会成为汽车界的先驱者,这一可能出现的现象适用于任何车企。你自己独有的东西正在被他人使用,等于无形中使用者在给你做宣传,使用的范围越广,你的知名度就提升的越高,对于此举,作为共享方的车企将直接获得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虽然一个车企进行平台共享确实有可能给其带来很多好处,但目前对外宣布这一举措的只有大众集团和比亚迪汽车,而这两家车企在各个方面的实力都是比较雄厚的,按照这种趋势来看,不会出现很多汽车企业做出此举。因为你如果向对外开放你的平台,首先你得有这个东西,其次你的平台一定要有其他竞争对手所没有的东西,一定要有高人一等的东西,否则你的平台还没有别人自己的好呢,谈何共享。
最后一点,目前宣布与大众合作的企业只有e.GO移动出行集团和福特汽车,而比亚迪这边还没有任何合作的消息,这表明了大多数车企在此问题上非常谨慎,谁都不敢轻举妄动。对这个现象做更近一步的分析不难得出,假设你和其他车企签了某些合作协议,使用他的平台进行车辆的生产和制造,表面来看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一些突发事件迫使你们的合作协议终止了,你该怎么办?再假设当时的背景是电动车盛行的时代,没有了平台支持你就无法进行车辆的研发生产,那基本就凉凉了。即使到时候你再自己开发独有的平台,在短时间内也很难达成一套完成的体系。所以在这里我姑且大胆的猜测(仅供大家参考),即使未来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开放平台,也不会有太多合作者,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为实力强大的车企自主研发,而实力偏弱的则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来共同研发平台,借此渡过难关。
编辑点评:大众集团和比亚迪汽车开放其电动平台(MEB、e平台)已成定局,并且大众已经找到了合作伙伴,至于其他车企持有什么样的观点,可能他们仍需要观望一段时间。不过,开放平台这一举动无论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还是另有所图,我都希望最终的受益者是广大消费群体,希望在顺应国际大的潮流趋势下,各个车企所生产的纯电动汽车都能有更好的质量和更人性化的设计,在取代传动燃油车、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对环境也能有所改善。最重要的当然是价格,说到价格就不得不提续航里程,总之现阶段电动车需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希望各大车企能不负众望,在未来能造出人人都买的起的高品质、高续航的电动车!
未来平台化是否会成为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