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景区道路为何计划分类管理?南山路等过境交通负担太重了

前天,最新编制完成的《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在西湖博物馆公示,根据规划,景区道路将分类管理,不少现在能通行私家车的道路今后都有可能面临禁行,为此,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市民对西湖景区未来的新可能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记者梳理了一下,无论是支持声还是反对声,基本上涉及几个核心问题——景区内实行起了公交慢行系统,道路拒绝让私家车穿行,那么西湖内的原住民、酒店、民宿、上班族等人的日常出行怎么办?景区公交会采用哪种车型、有哪些路线、车辆频次又是怎么定?规划中,不让私家车穿行的景区道路是不是“一刀切”,不顾淡旺季调配吗?这份对西湖景区的全新憧憬蓝图,究竟什么时候能落地?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寻。公示的《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他负责起草与编制交通规划。这几天,网友的留言与建议,他一直在关注。他告诉记者,有不同的声音是件好事,有助于让规划更完善、更合理。

过境车辆太多

想把景区道路还给游客

吴寻是新杭州人,10多年前来到杭州工作、生活,他坦言,自己对西湖的感情绝对不亚于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为了做好配套的交通规划,他和团队成员花了一年多,与多个部门反复讨论、修改。他说:“新规划就是想把西湖景区的道路还给游客。”

他说,现在的西湖景区按照老规划要求已基本完成了地面道路建设,包括扩建和新建,这意味着,西湖景区内部道路的容量已基本定格,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基本就不会再动了。按照老规划,西湖景区交通压力要往外排,在景区外建立的黄龙、紫金港等换乘中心就是很好的一个举措,可是,从设计愿景与实施的效果来看,落差有点大。

“现在的西湖景区路况,相信大家这几个周末都看到了。春天太子湾是西湖景区内的当红景点,市民选择自驾前往,往往堵在南山路上几个小时;选择乘坐公交出行,返程时人很多,连来几辆公交车都挤不上。”吴寻说,这一切归根结底的原因,就在于西湖景区交通没有实行精细化管控。它作为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而且在道路空间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却承载了大量的城市过境交通的压力,不少车辆到西湖景区并非是观光游玩,而是当作多一种选择的城市道路来通行。“可以说,负担极重。”

西湖景区承担的城市过境交通压力有多大?吴寻说,对现行规划的评估报告中有一张图,南山路、玉皇山路、万松岭隧道、玉古路、灵溪隧道都是交通压力大王,过境交通比例高达60%-70%,虎跑路、杨公堤、灵隐路、万松岭路、吉庆山隧道、五老峰隧道紧随其后,过境交通比例达45%-60%。“每周末都排起堵车大军的南山路,过境车辆最‘疯狂’的时候可以高达80%。”吴寻补充说,他在起草与编制交通规划时就在想,如何让西湖景区道路不再继续承担不属于自己的功能。“‘一刀切’,让整个西湖景区封闭起来不可行,还是得一步步来,外围增交通配套,毕竟西湖景区面积实在太大了。”

东南西北不同片区设特色公交 色彩各异、车型不一或成西湖“金名片”

“在新规划里,被划为西湖景区公交慢行专用路的北山路、杨公堤、南山路(杨公堤—玉皇山路)、孤山路,处于环湖区域最核心的部分,过境交通应该彻底拒绝,才能保持西湖景区的高品质通行,西湖景区支路承担着西湖各景点串联为主的功能,尽量不要承担过境的压力,那么贯通性好的景区干路,我们选择让它帮助消化一部分过境交通压力。”吴寻说,景区道路功能的科学划分,有助于精细化的日常管理,不同道路给予不同措施。

这种精细化程度,按天来说,可以分时段;按游客量,可以分淡旺季。可以说,所有管理措施都适应游客需求的变化而变,区域内人多了、车多了,管理立即跟上“宏观调配”。

“现在穿行在西湖景区内的各条城市公交,主要功能是通勤,这与西湖景区的本质是相违背的。作为旅游交通,就是该走走停停,所以,我们规划今后西湖景区公交采用一票制,这个景点游览完了拿着同一张票坐公交去往下一站。”吴寻说,规划中,他们设计了几十条不同特色主题的游赏线路,将来西湖景区公交的路线设计,很有可能跟线路去匹配,沿途景点都设置停靠点。

“公交车的样式、车身颜色等还可以根据不同区域,分门别类,比如城东的就统一颜色、车型,叫大家一看便知,去往景区东边的车来了。”吴寻说,说不定以后西湖景区特色公交也能成为大家心中的一张西湖“金名片”。

另外,吴寻还透露,西湖景区特色公交还具备调整客流的功能,借助线路安排的东风,将客流疏散到冷门景点,也考虑推出西湖各个景点的特色讲解等服务。

按一定比例发放通行证 具体细节要专项规划补充完善

西湖景区内,有商家、酒店、住户,如果按现在公示的规划落地实施,那么他们怎么进出西湖景区呢?

“现在考虑采用通行证的方式。比如说,一户人家一辆车就发放一张通行证,酒店、民宿或者商家等根据经营能力按一定比例发放。”吴寻说,总规是一个规划的总纲领,大方向定了,但很多细节都要靠后续专项规划去补充、完善才能落地实施。

未来,畅通在西湖景区道路上的除了持证的、景区特色公交,还有环保型出租车。

“总的方向就是让大家拥有更好的出行体验,更畅通、便捷地去往西湖景区内的角角落落。”吴寻说。

大家可以多提意见 争取在规划完善中体现

公示的新规划拟定的实施期限为2021—2035年,其中2021—2025年为近期规划,2025—2035年为远期规划。

“我个人认为近期规划的实现是比较快的。2022年杭州召开亚运会之前,随着快速路、地铁等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工,城市道路交通会更便捷,这对西湖景区交通管理来说是个好消息,西湖景区道路有望丢掉现在被城市交通戴着的‘紧箍咒’。”吴寻说,到时或许西湖景区就可以“抛掉”过境城市交通这个负担了。

对于目前公示期间市民、网友的声音,吴寻表示自己一直在关注。“现在都是阳光规划,公共政策就是公共属性越强越好,规划公示就是为了听取大家的声音和意见,市民广泛参与到方案决策中来,公众需求方方面面各不相同,公示期间收集意见和建议,并在规划完善中争取平衡,照顾大多数人的意愿。”吴寻说,这些强烈的声音,在不违背规范大理念的情况下都可能成为修改意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