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迟到的决斗,BBA剑指2025新能源大战!

要说全世界新能源,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绝对大户,中国市场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绝对的第一。自2015年推出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并预告将在2020年结束补贴,当时大家都认为是政府在给国产纯电动汽车企业一个提前抢跑的机会,并且都猜测2020年会成为真正的决战元年。但是谁能想到,德系BBA三强愣是把决斗又延后了5年–预计2025年。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请看我细细道来。

宝马起得早吃个饱

  说到“起得早,吃个饱”,宝马在BBA三个品牌中真的是“名副其实”。宝马集团早在2016年就提出了“全球第一战略”,言称宝马将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出速度。并且誓言在ACES(自动化、互联化、电动化、共享化/服务化)所代表的四个未来创新方向加速布局,开拓创新,带领行业转型并保证未来可持续成功。甚至提出宝马将系统化地推进全品牌、全系列的电动化,从传统的汽车制造业,转型成为高档出行领域领先的科技公司。

  宝马也提出了面向2025年的宣言,宝马要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的25款新能源车型,其中包含12款纯电动车型,并计划占有电动车市场15%-25%的份额。

  看过《权力的游戏》的朋友都知道,宣言是最靠不住的东西,我们还要看一看宝马都做了些什么。凭良心说,宝马新能源汽车这几年的表现,在BBA三者中真的是最努力,也是最有成效的。

BMW iX3

  从目前推出的车型来看,是豪华品牌中电动产品谱系最完善的企业。目前宝马有6款新能源产品在售,其中宝马5系插混和宝马X1插混在国内生产销售;同时进口的BMW i3/BMW i3s、BMW i8/BMW i8敞篷跑车也在中国市场全部投放;宝马iX3也将国产化。按照规划,到2025年,宝马集团旗下新能源车型预计将增加到至少25款。而就在去年,宝马与长城汽车合资的“光束汽车”也正式敲定,新品牌也将成为宝马旗下MINI车型走向电动化的重要一环。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宝马在新能源方面的产品序列,以及今后几年的筹备情况:

  虽然在这期间,宝马经历了“之诺”品牌的纠结,也面临“升级换代迟缓”的质疑,同时更对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异军突起的挑战,但是宝马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8年,宝马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总销量超过了14万辆,较上一年增幅达38.4%,不仅创下了宝马集团新的全球销量记录,更是占据了17%的欧洲市场份额以及9%的全球市场份额。

  与传统燃油车只需要考虑车辆本身的情况不同,新能源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也需要车企一并考虑在内。宝马在中国与特来电、星星充电、依威能源、普天等几家充电桩运营商杭合作,推出了“即时充电”的服务品牌,宝马与上述运营商联名在100多个城市分布了近8万根公共充电桩,同时还为购买宝马品牌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免费提供私人充电桩,以及基础安装的服务。对于奥迪和奔驰来说,这是宝马在中国市场提前出发了3年的绝对优势。

纯电动版MINI

  对于车企来说,光有规划是不够的,必须有工厂将规划中的车型产品逐一制造出来。宝马采用两手抓战略保障新能源汽车产能。一方面,宝马加强与华晨汽车的合作,在沈阳建立动力电池中心:2017年10月,宝马位于沈阳铁西的动力电池中心正式投产;2018年5月,宝马在沈阳的动力电池中心二期项目破土动工,预计2020年投入生产;另一方面,宝马也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进一步扩充新能源车型的产品序列和产能,与长城汽车合作的“光束汽车”就是抱着这一目的。双方致力于MINI纯电动车型的本土化生产,位于常州的工厂也被曝正在开工建设。

  总之,宝马学习当年大众品牌进入中国的经验,“起得早,吃个饱”。所以,如果说德系BBA三个品牌在中国市场谁过的最滋润?恐怕莫过于宝马了。

起大早赶晚集的奔驰

  如果说宝马是“起得早,吃个饱”,那么说奔驰是“起大早,赶晚集”丝毫不为过。各位可以回想一下,BBA三个品牌,真正最早落地中国的是哪家?不错,就是奔驰。

  早在2010年,比亚迪就和德国戴姆勒公司合资成立了腾势品牌,并且在中国市场推出了第一款豪华纯电动车型,直到2019年的今天,腾势车型在市场中都被消费者当做高端车型对待。只不过当年腾势的决策层对新能源车的方向和市场需求并没有准确的预判,把一个因“造型比较独特”而被奔驰“雪藏”的车身设计拿出来,使得腾势自上市起就具有较强的争议。同时坚持高品质的代价,就是很难压缩的成本。使得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初期,腾势一直鹤立鸡群,与一干低质车型同台竞争,总显得格格不入。

  如今腾势品牌正式交给北京奔驰来打理,之前的渠道退网或并入比亚迪,腾势将会以新的身影出现在奔驰的销售渠道内。这也算是这匹“老马”最佳的归宿吧。

  如果你认为奔驰在中国的新能源尝试以失败告终,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正是有腾势的预演,以及合作伙伴比亚迪的“真传”,让奔驰在中国的新能源市场上找到了方向。

  按照规划,奔驰要投资100亿欧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并计划在2022年前发布超过50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10款以上纯电动汽车。而到2025年,奔驰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要占到其销售份额的15%—25%。

奔驰EQC

  奔驰那台全世界巡展了一年多的纯电动概念车EQ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它的量产继任者EQC正式亮相2019上海车展,并且宣布了国产计划。作为奔驰EQ系列品牌的首款车型,EQC对于奔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动力方面,由两台150kW(PS)的电动马达进行驱动,综合最大功率达300kW(PS),扭矩可达700N·m。新车NEDC工况续航里程超过450km。这款预计在2019年底上市的车型,售价预估在50-60万元人民币。

  如果按照规划的数量和大胆程度来排名,奔驰估计在BBA中能排上第一。在目前BBA三家正式宣布的数据来看,奔驰规划的车型最多。按照规划,奔驰要投资100亿欧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并计划在2022年前发布超过50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10款以上纯电动汽车。而到2025年,奔驰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要占到其销售份额的15%—25%。

  “SUV+新能源”是奔驰在新能源领域的主要前进路线。对此,奔驰在2019年的产品规划中也做了相当全面的规划,具体呈现三个主要的特点:高密集产品投放、消费群体下沉、加速新能源布局。

  目前奔驰仅有2款插电的车型在国内售,也没有国产的奔驰品牌车型。奔驰首款纯电动SUV EQC 今年将进行国产化,是BBA三家中最早在华量产的纯电动SUV产品。另外,2022年前,奔驰还要发布超过50款新能源汽车,基本实现从轿车到SUV的全系产品电动化。

  而说到国内建厂和生产,奔驰通过和北汽加深合作,保障新能源汽车产能。一方面,今年北京奔驰正式接管北汽绅宝顺义生产基地,并对该基地进行改造升级,用于生产奔驰电动车。另一方面,去年奔驰在北京投资了与新能源车生产基地配套的电池工厂。戴姆勒董事会成员唐仕凯对此表示,“在当地投资建厂对于我们电动汽车业务的成功非常关键,而且有助于我们灵活地满足当地的电动汽车需求。”

  至于腾势品牌,指挥棒交到了北京奔驰的手里,按照目前透露的消息,比亚迪仍然提供协助,并且新车型也是“魔改”了比亚迪唐EV车型。而在集团层面,2019年2月末,吉利集团入股戴姆勒,成为其第一大股东。SMART品牌的纯电化工作也就顺理成章地交给吉利来完成;而在上下游领域,奔驰也与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达成合作伙伴关系,确保动力电池的供货渠道。

  总之,奔驰在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可谓“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但总算还是赶上了。

奥迪带头大哥的劲头不减当年

  作为最早来到中国,并且尝尽“先发优势”的奥迪,乃至大众汽车品牌来讲,新能源汽车市场扑了个空。但见多识广的奥迪怎会这么容易被吓住,带头大哥的劲头不减当年。可以说,以销售为主导的奥迪目标最明确,一句话:计划2025年时年销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80万辆。

奥迪e-tron quattro

奥迪A6L 新能源

  目前奥迪有3款新能源车型在售,其中奥迪A6L在华生产销售。按照规划,后起发力的奥迪,还要陆续往中国市场投放10款纯电动车型。2018年9月17日,奥迪e-tron quattro的量产版正式发布,从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e-tron quattro搭载了两台电动机,其综合最大输出为408Ps,峰值扭矩为664N·m。续航里程方面,奥迪e-tron quattro配备的是95kWh的电池组,新车NEDC工况续航里程400km。2019年4月上海车展上,奥迪e-tron开启预售,预售价70-83万元。

  而在工厂内和产能方面,奥迪在华布局谋篇主要依托大众集团和一汽集团。2017年初,奥迪与一汽签署《一汽、奥迪十年商业计划》。根据该计划,双方将在新能源、智能互联、移动出行等领域加强合作,并且提出,在未来5年内投产5款奥迪e-tron车型。2018年5月,奥迪依托一汽大众,成立了一汽-大众奥迪新能源业务部,为新能源业务的展开,搭建好了大本营。

  奥迪将利用一汽大众的现有平台展开。根据规划,一汽大众在佛山的二期工厂,将为奥迪提供最先进的技术平台,保障其新能源车型的生产。而奥迪最早国产化的纯电动车奥迪Q2L e-tron,就计划在这里量产。在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上,奥迪将全力推进“360度充电”战略,在家庭充电一站式解决方案、公共充电网络搭建、城市高功率充电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快行动。

  奥迪是BBA三个德系品牌中比较独特的一个,由于大众品牌的存在,让奥迪在中国的新能源,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推进上如虎添翼。南北大众分别通过“油改电”的方式将旗下最热销的宝来、朗逸和高尔夫“魔改”出纯电动版本,并且预告在更换MEB纯电动平台后,有更多的纯电动车型推向市场。而作为同集团内,比大众品牌更加高端的奥迪品牌来说,顺利接收从中低端市场升级上来的纯电动车需求,就变得顺理成章了。而这种在“兔子繁殖中心”大门口“守株待兔”的优势,是宝马和奔驰难以企及的,也是羡慕不来的。所以虽然奥迪目前看并没有什么大的动静,但是四平八稳的派头十足,“德系三豪”带头大哥的劲头丝毫不减当年。

总结

  就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来看,宝马跑在前头,奔驰和奥迪是在身后追赶。

  从长远看,已经在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积累下口碑的宝马,在中国也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250多家新能源车型经销商和即将布局的8万个充电桩,足以让奔驰和奥迪艳羡。而与长城汽车共同打造MINI新能源,也为宝马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所以,未来数年,宝马若能做好定价与市场营销工作,有望继续领跑。

  不过奔驰和奥迪,也有反超的资本。

  奔驰这边,一方面拥有独立的在华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自我操作空间大;另一方面在2022年前发布超过50款新能源汽车,一来比宝马、奥迪要早,二来数量要多,具备市场冲击力。

  奥迪这边,最早在中国建立合资品牌,根深蒂固,积累了稳定的用户群体,加上又有一汽和大众两大后台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潜力巨大。此外,奥迪在中国市场相对宝马、奔驰,往往同级别车型定价稍低,更具性价比。更为重要的是,上汽奥迪即将到来,这为奥迪在华发展提供了未来机遇。

  所以,原本预计2020年在补贴全部退坡取消之后,外资品牌会蜂拥杀进来,中国新能源车市会出现“群殴”的架势。但没成想德系BBA三豪,不是“起早了”就是“睡过了”,或是“昨晚喝多还没醒呢”,都有点不在状态。活生生把本该在2020年出现的新能源大战,硬是给拖到了2025年甚至更晚,变成了一场迟到的决斗。

  按照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迟到的决斗会不会演变成“三打一”呢?要知道,看热闹的吃瓜群众里可不乏高人,比如特斯拉。

特斯拉当年推出Model S的时候,并没有人会意识到未来会发生什么;当特斯拉推出Model X的时候,也没有人会意识到“野蛮人已经站在了门口”;当特斯拉推出Model 3,并开始大规模交付的时候,至少美国市场的“老家伙们”慌了,汽车史上第一次出现纯电动汽车的销量超越同级别车型,甚至比后几名加起来还多。大家目瞪口呆的看着特斯拉把宝马、雷克萨斯、奥迪、宝马等众多传统车企“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

  或许2025年是德系BBA三强的决斗,也保不齐变成BBA抱团群殴特斯拉一个,未来的事情谁说得准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