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将关停140万产能,确定为绿驰汽车代工|车壹条

绿驰在『解救』长安的过剩产能,长安在为绿驰冲刺上市助攻。

文|欢脱兔

图|来源网络

5月24日,长安汽车将与绿驰汽车在重庆举行战略合作暨联合制造签约仪式,这意味着,坊间传闻许久的绿驰汽车将通过与一家传统车企合作的方式解决造车资质问题成真,只是大家没有想到这家传统车企竟是曾经在自主阵营中排名第一的长安汽车。

曾经的自主『一哥』,长安为何选择『代工』

确实,当前是长安汽车的至暗时刻。

长安汽车公布的产销快报显示,今年前4个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约57万辆,同比下降32.54%。旗下两大合资品牌销量下滑明显,其中长安福特销量『腰斩』约为5.16万辆,与去年同期约16.83万辆的销量相比,下滑69.33%;长安马自达销量约为4.2万辆,同比下滑32.63%。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曾让长安汽车骄傲一时的自主板块目前也陷入困境。4月,长安自主销量仅为3.2万辆,不足吉利汽车的三分之一,跌出4月国内车企销量榜前十。这已经是长安汽车连续第12个月销量负增长。

销量接连下滑,产能闲置问题日益突出。根据2017年的统计数据,长安汽车集团拥有近400万辆产能。而在过去近三年时间内,长安汽车关停了140万辆产能,其中微车是『大头』;同时,长安汽车又新建了两江一工厂、二工厂等,再次形成整车年产能100万辆的生产能力。这意味着,长安汽车目前仍有超过300万辆的生产能力,但其2018年的产量为206.24万辆,产能利用率不足60%,在57.2%左右。

此次与绿驰汽车牵手,双方欲联合制造一款电动车,也说明长安汽车产能过剩的问题已非常突出。

事实上,长安并不是第一家为造车新势力代工的汽车企业。在此之前,东南汽车代工电咖,海马汽车代工小鹏,一汽夏利代工博郡……只是与这些车企相比,曾经红极一时的长安汽车也将走上代工之路,不禁让业内唏嘘。

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造车新势力们从之前的颠覆者变成了拯救者。只是,即便把过剩产能甩给了绿驰们,是不是就将闲置资产盘活?从蔚来苦苦挣扎在1万辆的交付订单来看,答案并不明朗。

冲刺上市OR资质闯关?绿驰的野心和棋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与长安汽车牵手,绿驰的关注点或许只在造车资质上,因为它并不缺制造工厂。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6月22日,绿驰汽车已经与江西九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署新能源乘用车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协议的主要内容就是,绿驰汽车将按照一次规划、分布实施的路径,对九江中部生产基地进行建设。其整体规模为占地106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规划产能20万辆/年,一期建成后可达10万辆/年的标准,总投资达55亿元。

如果此项目进展顺利,那么未来绿驰的『主战场』应该是在江西九江而不是重庆,现在看来,绿驰已开启备用计划,即先通过企业代工再寻求单独申请造车资质。绿驰汽车集团总裁王向银曾向媒体透露,绿驰汽车在布局全球智能工厂,未来将形成3+1的产能格局,包括国内东部、中部、北部三个制造基地,一个意大利跑车基地。

现在看来,中部基地极有可能就是指重庆,这里规划将生产的是绿驰M/S平台车型。事实上,对于造车资质问题,绿驰汽车曾有三个方案:

1)短期内绿驰汽车以代工、联合制造的模式为主。从去年开始,绿驰就与四家汽车厂商探讨联合制造,目前来看长安最终与绿驰达成合作意向。

2)随着产品先期落地,绿驰第二个资质解决方案将自主申报。根据国家资质审批相关要求,申报车企必须掌握三电技术研发、具备整车生产、制造能力,具备一定产能等要求才能申请相关资质。而绿驰九江基地项目就是为其向独立申报资质这条路埋下伏笔。

3)绿驰不完全排除并购企业获得生产资质。

此次与长安签署合作协议,是否包括绿驰汽车获得生产资质内容,也是业内关注的焦点。但可以肯定的是,绿驰的第一个方案已经成功落地。

根据规划,2019年绿驰汽车要完成C轮融资60-80亿元,产品量产上市,同时引入3-5家战略投资者,启动东部及北部制造基地建设。此后,绿驰将引入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启动上市辅导,预计在2021-2022年完成上市。而此次与长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是绿驰汽车推进上述规划的关键一步。

绿驰在『解救』长安产能,长安在为绿驰上市助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