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出新质保政策 车企们是否该自省情和理的界定?

“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前不久女研究生针对奔驰漏油的维权事件让奔驰狠狠地“痛”了一下,奔驰在痛定思痛后也终于写下了一首“长歌”……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官方出台了新的质量保障政策:自开具零售发票之日起60日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内(以先到者为准),如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需要更换主要总成或主要零件的情况下,消费者可要求更换同款、同型号新车。另外,奔驰还强调了主要总成和主要零部件的范围适用于奔驰和smart两个品牌旗下的所有乘用车辆。

60日和3000公里的检验期限并不算短,看来奔驰这次的确是痛定思痛了。想当初利之星事件曝光后,其它汽车品牌的维权事件也有陆续曝光。所以,关于奔驰的质保新政策,笔者联想到了整个行业关于国家三包和实际情况之间的诸多问题。

为“偶然事件“买单,不是情,而是理

其实,其它的品牌也有像奔驰CLS发动机漏油类似的情况。对于这些情况的发生,厂商可以尽量避免,但也不能绝对消除发生意外的概率。

另一方面,重要总成是衡量一款车甚至一个企业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奔驰如果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恐怕一年也撑不过去,哪里还能成就百多年的辉煌。诚然,于情来讲,发生意外肯定是厂商的错误;于理来说,厂商也只能使意外发生的概率无限趋近于零,而非绝对等于零。

那么在使用之初出现了重要部件的问题到底该谁买单呢?按照法理来讲,只要在新车交付前的PDI检测合格,厂商的确可以只根据国家三包协议来对汽车进行维修。就像上次西安利之星最初对奔驰女车主的回应,换车只是出于人道主义。不过问题来了,PDI检测绝对能代表车辆没有问题吗?用车之初就出了问题,的确是厂商的责任,只是这一条并没有明文规定。所以,即便是相关法律还未完善,但如果厂商真的想要和消费者以诚相待,就应该主动把因为自身出现的“偶然事件”的责任承担起来。

为啥还没有中国车企挺身而出?

其实在奔驰出了这一档子事儿之后,东风日产就升级了“三包”政策。而奔驰升级“三包”政策后,除了笼统的“现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燃油泄漏”以外,还涉及到了变速箱、悬挂、前后桥、等系统和具体的零部件,比国家“三包”更细化,保护范围更广。

话说回来,奔驰所涉及到的情况也是每个车企的职责所在。那么问题又来了,日产和奔驰两家合资品牌升级了“三包”政策,为什么还迟迟没有中国车企站出来说要升级三包政策呢?

原因还是在于底气。首先,中国品牌正在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在脱离国外技术支持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坎坷,而目前多家自主品牌都在研发自己的双离合变速箱,这一块还需要技术沉淀。

其次,自主品牌由于成本的控制和采购部门各方利益的牵制,在一些零部件的采购方面依然难免用一些小厂或者低价的产品。

最后,自主品牌有不少国企或者相挂钩的企业,顶层建筑其实在意的是稳步发展,像奔驰这样扩大“三包”范围的承诺是会担风险的。

写在最后

回到最开头的那句话,痛定思痛后的长歌当哭才会有意义。如果单把利之星事件看成一个质量曝光新闻其实并不完全妥当,因为刚才我们就已经说了,这的确是个偶然事件。不过,奔驰却知道“思痛”,那位维权女士反复提醒了奔驰一个问题:既然是行业巨头,那你们到底是按法规来应付消费者还是该按实际的人情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很显然,奔驰最新出台的“三包”政策便是痛定思痛后聪明的表现。在这里,笔者也希望有中国车企拿出这样的气量和勇气,因为对消费者越敞开怀抱,消费者才会越对你敞开怀抱。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