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你为什么这么“火”?

特斯拉与蔚来作为两大电动汽车生产厂商,近来陷入车辆自燃事件风波中,引起公众热议。也同时将“新能源汽车电池易燃”这一话题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新能源汽车电池这么爱“火一把”呢?

这几起自燃事故,实质上就是电池包常见故障的衍生品——短路与过热。

电池包短路有两大原因,一是受外力冲击,隔膜破裂,电池单元电解液溢出;另一原因是快充中产生锂枝晶,刺破隔膜造成短路。其实在电池包的保护以及隔膜制造工艺上,如果能够防护到位,短路风险可大大降低。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新能源车考虑到配重及空间的要求,都把电池包平铺在车下。其实这一设计,对车辆安全结构提出的要求很高。如何能主动强化车身结构安全,同时在被动发生碰撞导致电池包损坏时,释放电池包产生的能量,避免其爆炸燃烧,这是需要新能源车企需要正视解决的议题。

电池包的散热问题,对于新能源车极为重要,三元锂电池在工作时产生热量,需要实时传导。特斯拉采用被动式散热,依靠电池组中的机构件和静态冷却液温度差散热。而比亚迪等车企则采取的是主动式散热,通过动态循环系统带走热量,较好地避免了电池包过热的风险。

同样,还有一种自燃风险,是来自于新能源车内的线路过热。由于现在对于车辆快充需求的增加,快充站电压不断提高。如果新能源车内的导电材料额定负荷不达标,势必导致线路过热。但采用更粗的导电材料,会增加车重。采用更高效的导电材料,又会增加成本。在目前情况下,一些早期上市的新能源车在快充时更应注意电压的问题。

特斯拉和蔚来“火”了,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问题,而是企业技术缺陷问题。希望其他新能源车企能够从中吸取教训,静下心来完善技术,避免风险。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任何对技术的轻视,都将造成沉重的后果。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