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意外!宝骏位列8月新能源销量亚军,微型车的春天来了?

9月9日,乘联会发布了8月份综合销量统计数据,数据显示8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56.4万辆,同比下降9.9%,环比增长5.4%,1-8月累计销量达1300.1万辆。

在这些分类统计数据中,最有意思的是新能源数据。相较轿车、MPV、SUV,新能源车波动是最明显的:8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最低,仅为6.6万辆;同比下降最为严重,为21.7%;环比增长最不明显,为0.8%;而1-8月累计销量最低,为69.9万辆;且相较轿车、MPV、SUV纷纷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新能源依然能一枝独秀——同比增长41.5%。

同时,通过对2019年前7个月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统计对比,出现销量增长的仅有3月、5月、6月,3月由于春节过后的“开门红”似乎也勉强说得过去,5-6月因受“国六”影响以及地方补贴带来的“刺激”即将结束倒也不难理解。但通过7月、8月销量上看,基本稳定在6.6万-6.7万,波动并不明显,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据,或许这才是新能源车应该有的样子。

01

北汽依然这么“刚”

毫无悬念,北汽EU系列再次位列8月新能源乘用车榜单第一,其销量同比增长234.7%——达10000辆。对于这个结果,笔者丝毫不意外,因为这不是它第一次问鼎榜首。通过对1-8月的统计数据分析,除了2月、4月外,北汽EU系列一直稳坐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单的第一把交椅,难以撼动。

不仅如此,北汽EU系列在2019年1-8月累计销量上同样以68013辆位列第一,同比增长高达693.3%。

“将一个系列(EU系列)去对比其他品牌的某一车型,这有可比性吗?”似乎好有道理的样子!

但在数据分析中,笔者发现,北汽“EU”虽是一个系列,但目前上市的仅有EU与EU5两款车型,且在售的仅有2018款EU5 R550智潮版(2019款EU5于9月成都车展才刚刚上市)和2018款EU快换乐途版。也就是说,这10000辆销量也就是靠两款车型支撑起来,就算对半分,依然高于位列第二的宝骏新能源的4264辆。

所以,北汽EU系列是无可争议的第一。

02

宝骏新能源上榜,价格是关键

8月新能源乘用车榜单位列前10的车型或品牌中,最让人意外的宝骏新能源——位列第二?!

通过对2019年1-8月销量数据的分析,宝骏新能源曾在1月份以8312辆的销量上过榜单(高居第二),此后沉寂了足足半年,再也没出现在榜单过。如果之前可以看作是偶然事件,但这次7月、8月,宝骏新能源以3553辆、4264辆分别位列榜单第三、第二,这就有一定必然性了。

笔者去广西柳州参加新宝骏上市新车的试驾时,见过这宝骏新能源的两款车型——E100与E200,在柳州当地满大街都是,神似Smart的可爱外观,小巧玲珑,行驶在大街上回头率绝对100%,甚是可爱。第二次则是在机场,近距离接触了宝骏新能源的E200,看起来外形尺寸跟E100差不了多少,但内部却大有乾坤——在两个空间尚可的座椅后面,竟然还有微型后备箱。

从笔者的角度分析,此两款车虽然在舒适性、装载性、空间感等方面无法跟其他车型比较,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小巧,让它具备了灵活性高、重量轻(约840kg)、找停车位更容易、停车技术难度小、充当代步车(续航250km)等优点,而且重量轻也就意味着更省油、加速更快。也许有人会吐槽这车的空间小、舒适度不高,但对于一辆售价仅4-6万元的新能源纯电动车,岂能有过多的“非分”之想呢?

03

微型车或许是新能源的下一个风口?

从宝骏新能源“意外”表现,笔者将范围扩大到微型车:在8月新能源榜单中,微型车占据两席,分别为宝骏新能源和奇瑞eQ;而在1-8月累计销量榜单中,微型车以奇瑞eQ、宝骏新能源、欧拉R1占据三席。

经过进一步对1-8月的新能源销量数据不完全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在总销量排行中,微型车占比以6月份为临界点,可分为两个阶段看。第一个阶段是1-5月,除了3月份下降得比较明显,仅为7.1%外,基本稳定在12.37%-14.9%之间;第二阶段是7-8月,分别为12.02%、10.01%,表现还算正常;而6月份占比仅为3.6%,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受到“国六”影响所致,不用多说。

对比1-8月整个新能源车销量统计,可以得到一个有趣的结果——数据表现恰好相反:3月新能源车整体销量较高,而微型车占比较低;6月整体销量最高,而微型车占比最低。

姑且不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有趣的现象,但从数据表现(占比基本超过10%)上看,微型车这一细分市场值得车企和消费者关注。

编者按:在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单中,进入前10的仅一个合资品牌车型——宝马5系 PHEV。虽然看似无关紧要,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仍具有绝对优势。但需要警惕的是,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退补”、引进独资外国电动车制造企业——如特斯拉等相关政策的变化,我国新能源市场形势会越来越严峻,较量也越来越残酷。如何在现有优势下未雨绸缪,寻求生机?也许这才是自主品牌车企需要考虑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