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车展 2019:电动汽车集体爆发出的出行新「内涵」

摘要:可以说,我们迎来了一个「电动汽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

十年前的 3 月 4 日,英国卫报写在日内瓦车展前的一篇文章将当时全球汽车市场销量下滑的事实披露殆尽。

拥有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的日本,二月份汽车销量下跌 32%,同时经济飞速发展的西班牙汽车市场也出现了高达 48% 的跌幅。处在金融危机余震冲击中的全球汽车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不过任何新事物的崛起都离不开一定条件的刺激。经济低迷与环保政策日渐严苛的要求,迫使汽车厂商开始在绿色能源车型上做文章。而当时这种出于自保的举措,却为如今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因经济困顿而担当「救火队员」的新能源汽车,十年前只有十几款的规模。如今,它们已经在本届日内瓦车展上遍地生根了。相比只是在能源形式上创新的前辈们,如今各个厂商发布的概念车型既在动力总成上有了飞跃式的提升,同时还装备了更人性化的车机、更智能的互联方式以及逐级进化的自动驾驶能力。

可以说,我们迎来了一个「电动汽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

人机交互有了更强的用户思维

除了设计夸张的外观外,让人最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科技感的地方绝对是车子内饰的仪表部分。

以奥迪在今年日内瓦车展发布的 Q4 e-tron 纯电动概念车为例。

(奥迪 Q4 e-tron 纯电动概念车)

除了常规 e-tron 车型标配的全液晶仪表外,奥迪 Q4 e-tron 概念车新增了具备增强现实技术(AR)功能的大尺寸抬头显示器,像转向箭头这些导航系统运行时重要的图形信息可以直接投射到道路上,开车的时候再不用低头去盯着物理显示器上那些箭头了。

当然 Q4 e-tron 概念车方向盘辐条上也新增了触摸元件,不过这种触控的用户体验是否一定会比物理按钮强,其实还有待商榷。不过这次设计师在中控上花的心思还是蛮令人感动的。12.3 英寸的触摸屏虽然中规中矩,但是它整体朝驾驶员方向倾斜了不少,反倒让司机单手操作会更便利。而去掉了档杆以及手刹等功能组件之后,一套配有手机充电支架的储物槽加入,是对现如今手机重度依赖消费群体的妥协和退让。

(奥迪 Q4 e-tron 内饰设计)

不过要说到想象力的猎奇,恐怕奥迪 Q4 e-tron 概念车还不够格。

今年起亚发布了一款「Imagine by Kia」全新概念车。只看外观的话,宽体的肌肉线条、通透的车顶以及尾部 LED 光带设计搭配回型装饰,看起来就十分别致。不过只要透过车窗往里面瞅两眼,你可能对设计师的脑回路会有新的认识。

(起亚「Imagine by Kia」全新概念车设计了 21 块独立超高清显示屏)

整整 21 块独立超高清显示屏迎接着每个人充满疑惑的注视。这些显示屏并非整齐一致排列着,它们随着中控台的曲线游走着,似乎要营造一种「随意的秩序感」。而问到为何要将传统的中控屏「肢解」成 21 块碎片,起亚欧洲事业部的首席内饰设计师 Ralph Kluge 回答得不以为然,「之所以设计这些分裂开来的超薄显示器,是我对现在车企争着搞中控大屏一种幽默的『讽刺』。」

想来还真是调皮。据说坐在驾驶位上看过去,这 21 块显示屏能够构成一块完整显示屏的视角。而这些独立的显示屏还分别能够显示仪表、导航等信息以及实现常规化的媒体和互联功能。

没在现场体验过实车的我真是想象力无能。不过这种反常规的设计创意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不过要真正走入量产车,恐怕让消费者买单会有点难哦。

如果说今年日内瓦车展上还有哪家新展出的中控设计得可圈可点,我可能会把票投给 Polestar。

(Polestar 2 纯电动概念车)

Polestar 2 这款概念车被沃尔沃集团寄予厚望,它代表了传统车企对特斯拉「野蛮式」碾压对抗的决心和努力。它的中控屏有 11 寸,采取了和特斯拉 Model S/X 系列类似的垂直设计,内置了沃尔沃基于安卓系统开发的车载娱乐信息系统。

这套系统与以往展示的 Android Auto 不同的是,它是谷歌与沃尔沃、奥迪联合开发的基于安卓原生系统打造的车载 OS。目前已经有其他家车企也签署了合作协议,但沃尔沃将作为首批客户,从 Polestar 2 开始陆续推出搭载该操作系统的电动车型。

(Polestar 2 车载娱乐信息系统)

而这种嵌入式解决方案的优势在于,客户能够直接使用 Android Auto 支持的地图、音乐以及智能助手等应用服务而无需连接用户的智能手机。此外,它的开放性还在于打通了 OS 与汽车内置功能的连接,你可以控制车内空调选项,或者是实时接收维修警报。当然这套原生的安卓系统是能够实现 OTA 实时升级的,这意味着你买了车之后也不会因为过时的功能而烦恼。

上个月,沃尔沃通过运行在 iOS 设备上的一个 web 端应用稍稍给大家剧透了一些关于这套车机系统的设计细节。从下面这张图片不难发现,沃尔沃 Sensus 系统 UI 的特征还是十分明显的。所以谷歌提供的是一套支撑用户体验的架构基础,在此之上车企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未来,除了沃尔沃,奥迪以及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车型也将陆续推出类似的车机系统。

(Polestar 2 车载娱乐信息系统的UI设计)

这样的合作方式,既满足了用户对互联网强大应用功能的需求,同时无缝接入的体验以及可升级的操作也能进一步提升车主的品牌归属感,这种双赢的产品策略思维值得点赞。

电动出行,以「小」为美

看过了一些设计不落窠臼同时又兼具前瞻思维的车机后,我觉得大家还不应该错过今年日内瓦车展上这些「小而美」的电动汽车产品。

可能很多中国的消费者比较亲睐那种大而长的车型,这也是很多合资品牌对加长款品类持续加码的重要原因。而且,不论蔚来、小鹏、威马还是拜腾,无一例外都选择了 SUV 这个方向,实车看起来的确很霸气,但车子太大可能找个停车位都费劲。

当然市场定位不同,产品形态自然各有差异。比如像雪铁龙发布的 AMI One 概念车,外形设计很 Q,有点像那种运行在火星上的探测车。它是一个两座电动车,时速最高 45 公里/小时,单次充电最多可获得 100 公里续航,其实比较适合从地铁到公司在两三公里范围内的通勤,或者平时接送孩子、买菜之类的需求。

(雪铁龙 AMI one 纯电动概念车)

所以,个人认为 AMI One 适合用来做共享出行,或者有能力的家庭买来代步。有分析人士称「2017 年,中国地区售出了大约 175 万辆这样的微型电动车」,似乎这个细分市场仍有继续上涨的趋势。

如果说雪铁龙的 AMI One 概念车只是这家传统车企的试水,那么对于电动化非常严肃认真的本田而言,E Prototype 这款原型车的发布,就是专为日本和欧洲市场量身打造的。

(本田 e Prototype 纯电动原型车)

但从车型来看,这款原型车相比去年首秀于法兰克福车展的 Urban EV 概念车变化不大,但官方称已经非常接近量产水平。方正的前脸、前后呼应的车灯以及圆润的车身,相比 MINI 车型的英伦时尚,它更符合本田日系车的品牌定位。

车机的部分我觉得本田在这款电动车上设计得也很用心。中控部分是一块狭长的显示屏,通过装饰面板与仪表相连,除常规的车载娱乐信息及互联功能外,还支撑着本田数字后视镜的应用,在奥迪 e-tron 系列上也有类似的设计,不过因为法律的原因,要在美国市场销售肯定还得把后视镜装回去。

遗憾的是,关于这款 e Protype 的续航没有明确的官方数字,本田方面只是说会超过 200 公里。所以从这个方面考虑,可能这款车型的确是在日本或者欧洲才会比较好卖,适合城市短途通勤。当然,如果能在中国市场上市销售的话,恐怕有很多人会像我一样成为它的粉丝。

最后想让大家认识下大众今年发布的一款挺有意思的小车。它不光是体型小而且市场更细分,可能喜欢户外运动的用户会对它一见倾心。

I.D. Buggy 是大众在本届日内瓦车展上秀出的一款纯电动沙滩概念车,它是不是让你想起了 20 世纪 6、70 年代的 meyers Manx Beetle 沙地跑车?

(大众 I.D. Buggy 纯电动沙滩概念车)

不过可不要只是被它的复古设计所迷惑了,这辆纯电动小车存在的真正意义是大众希望外界能够看到 MEB 电动汽车模块化平台到底有着怎样的可塑性。

作为一个专为电动车型设计的模块化电驱动平台,MEB 几乎能够覆盖所有 A 级车系列的产品,而且也便于技术的跨品牌联合开发,相关技术也能应用于不同的电动车型。目前大众已经与德国初创公司 e.GO Mobile 签约,使其成为大众电动汽车 MEB 模块化平台的首个外部合作伙伴。

在此之前,为了大面积部署 MEB 平台,降低电动车研发成本,大众选择将 MEB 开放,所以 I.D. Buggy 正是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设计的产品。

有意思的是,正是因为 MEB 在电池布置、电机设置以及驱动模式、车身尺寸等方面具有的灵活性,把 I.D. Buggy 的上半身从底盘上拆下来,在前轴加装一台电机即可将其改装成四驱车型,而且需要时还可以在后面增加两个座位,变成「2+2」的座位模式,变成和上世纪 60 年代初的沙滩车一样的功能设计。

(大众 I.D. Buggy 纯电动沙滩概念车)

那既然定位是更户外更极客的用途,I.D. 的内部全部采用防水材料制作,外部设计很「结实」。甲壳虫底盘,刷子一样的前保险杠,凸起的发动机罩,夸张的侧面挡泥板,巨大的 bugeye LED 大灯看起来都是很有劲儿的样子。

不过 I.D. Buggy 太小众了,很适合那些喜欢户外极限、沙滩上蹦迪的俊男靓女们。想买的话,大众 CEO 说了,将考虑和第三方进行合作推出。

电气化「攻陷」日内瓦

作为汽车前沿技术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日内瓦车展的革新之路还在继续。从十年前的浅尝辄止,到如今电动汽车产品的遍地开花,这十年间全球汽车产业经历了多次洗牌和重组,坚守传统与持续创新成了裹挟其中的关键词。

(梅赛德斯-奔驰 EQV 纯电动 MPV 概念车)

奥迪用一场全面「带电」的车展宣告了品牌电气化战略进行的成果和决心,而同为豪华品牌的奔驰则开始试图打入更细分的 MPV 市场。与此同时,宝马涉足各个产品领域,纯电、插电齐头并进的策略肯定让其他两家品牌感到压力不小。只能说燃油车时代退潮之后,新能源领域的强者之争继续,而谁能再领风骚,现在看来,恐怕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无论是像 ABB 这样的豪华品牌,亦或是特斯拉、蔚来、小鹏这些敢于挑战传统的新造车势力的崛起,无一例外证明了电动化全球性时代的到来。产业升级倒逼企业转型,守旧势力终将直面生死问题。

责任编辑 王训魁

图片来源 站酷海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