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卖掉美国工业用地,汽车产业果真进入“富士康”时代?

近日,Faraday Future(以下简称“FF”)正式对外宣布,将出售其在美国内华达州北拉斯维加斯市的900英亩土地(约5463亩),其中700英亩(约4250亩)土地已经具备了立即进行工业建设的条件。公告显示:FF官方报价此块土地为4000万美元。

同时,据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报道,FF已经被多家公司发起了11起讨债诉讼,涉案总金额高达8000万美元。其直接证明了FF此次公开出售旗下地块,实则是为了还债。而这也意味着FF91将在加州汉福德工厂生产。

除了造车新势力FF在国外遇到资金难题外,国内造车新势力大军日子同样不好过。前几日,造车新势力“头部品牌”蔚来汽车公布2018年财报,亏损近百亿,同时官方宣布取消上海嘉定工厂建设,转而继续扩大与江淮汽车的合作。

除此之外,近来疯狂加盟人才的小鹏汽车,也是由海马汽车代工生产;奇点汽车由北汽新能源代工生产;电咖汽车也由东南汽车代工生产;新特汽车由一汽代工生产;博郡汽车由一汽吉林代工生产。

2018年12月,工信部也在《道路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鼓励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之间开展研发和产能合作,允许符合规定条件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委托加工生产。

种种迹象表明,汽车产业或将进入“富士康”时代?

富士康作为全球著名的代工厂,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服务过苹果、三星、联想、戴尔、惠普等知名电子品牌,因其规模化生产,具备速度快、产量高等优势,被众多电子品牌列为优质代工厂。

然而汽车产业真的可以富士康模式,进入大规模的代工生产时代吗?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号,但又潜藏着巨大的希望。

富士康工厂操作十分简单,基本可以定性为简单的组装厂,工人A负责拧紧A区域螺丝,工人B负责B区域,操作简单,也被称之为机械化操作。

汽车产品生产同样采用流水式生产线作业,特定工人负责特定的工作区域,其实两者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如果汽车界诞生像富士康一样的大型代工厂,造车新势力不需要为自己的产能担忧,而且也可以节约资金。

同时,造车新势力选择与传统车企合作代工生产,其也是对汽车产业剩余产能的优化利用。从与造车新势力合作的传统车企来看,海马汽车、东南汽车、一汽吉林等传统车企目前均处于“阵痛期”,旗下车型销量较差,工厂剩余产能较高。

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之间的合作,正好可以优化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避免车企工厂剩余产能过高,激化工人与车企之间的关系。

不过,造车新势力选择传统车企代工生产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各大车企之间造车工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海马汽车拥有一定的马自达技术沉淀,东南汽车拥有三菱汽车技术沉淀,各自工厂的造车水平存在差异性。

造车新势力选择与传统车企合作代工生产,其选择的传统车企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异,车辆品控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再加上造车新势力自身的品牌差异,两者结合后的产物,车辆价值会产生一定的差异。

汽车产业进入富士康时代,需要等待,更需要契机!

一方面,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之间属于竞争关系,部分车企拒绝为造车新势力代工;同时,部分传统车企的造车技术与工艺,达不到部分造车新势力的要求,双方难以达成合作共识,大面积的代工订单还未产生。

目前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品牌数量虽然多达数百个,但是造车新势力品牌交付数量很微小,例如蔚来汽车用户交付量超1万辆,大部分的车企用户交付量还停留在千台级别。做到传统车企年产上百万辆还需要一定时间,造车新势力的产量不足以满足代工厂需要。

富士康代工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类,如手机、电脑等,生产线、工厂投入资金量较少。汽车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资金投入动辄就是数以百亿元计,对于一般企业来讲,资金是难点。

纵观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发展现状,小量的企业选择代工生产,大部分的品牌还是狂砸资金致力于自建工厂,造车新势力对于代工生产还缺乏相当的激情。

要知道,苹果每年销售的上亿部手机,全部由富士康代工生产,既减少了自建工厂的资金负担,又简化了公司运作流程。类比来看,相信外界对于汽车界的富士康也是充满了期待。

如果汽车界的“富士康独角兽”诞生,各大造车新势力将不用再为新车产能担忧,全部交付代工厂完成新车订单。

汽车产业的结构也会随之改变,车企只负责上游的设计、研发、测试等,中游由汽车界的富士康代工完成,下游有经销商、直营中心、体验店等,整个产业链条相对简单完整,效率也会大幅提高。

同时,上汽大通推行的C2B造车模式也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个性化定制将成为未来汽车消费的主流,此时更需要车界富士康的到来,从而缩短新车交付时间,提高新车交付率。

马曰:

从目前造车新势力的发展来看,大部分的造车新势力还不愿意接受代工生产,但是从长远来看,代工生产不失为一种好模式。一方面,造车新势力资金匮乏,自建工厂增加资金负担,相应的增加运营风险;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品牌前路不明,自建工厂可能造成资源闲置。如果造车新势力愿意代工生产,待产量达到一定规模时,诞生车界富士康也不是不可能的。

END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