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 合资品牌进击纯电动汽车市场

[爱卡汽车 深度观察 原创]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迎来28年以来的首次下滑,但新能源市场的销量却逆势增长61.7%,达到125.6万辆。但这一市场中,中国品牌的车型占了绝大多数,却罕有合资品牌的产品出现。作为合资品牌,其研发体系趋于稳定,相对于中国品牌车企来说“船大难掉头”。但随着伊兰特EV、轩逸·纯电等车型的上市,以及宝来电动版、VELITE 6等车型的到来,船头已经慢慢调整过来了。本期深度观察,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合资企业,都在中国市场做了哪些准备。

一汽-大众:热门车电动化

宝来、高尔夫的纯电动版车型瞄准的是纯电动领域最大的细分市场——紧凑型轿车。率先上半年进入市场的是e-Bora,这款车在外观上同宝来相似。相对来讲,e-Golf要更令人熟悉一些,不过国产后,有望享受到新能源补贴,性价比将有所提升。

e-Golf将由一汽-大众佛山工厂生产,一同国产的还会有奥迪品牌的Q2L e-tron。随着定位的调整,这里将主要生产大众和奥迪品牌的新能源车型。而到2020年,MEB模块化平台以及配套的电池系统将被引入生产线中。目前,佛山工厂的设计年产能为60万辆,这将为一汽-大众的电动化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完成MEB平台的引进后,一汽-大众将着手推出基于MEB平台打造的ID系列车型,未来7-8年之间,将推出40款电动车。官方表示,MEB平台在设计时考虑了移动出行、智能网联、便捷充电等服务需求,力求构建完整生态系统。基于该平台打造的产品将具有全新造型、全新空间、高度智能等三大特点,将实现续驶里程大幅提升、100%实现车联网以及自动驾驶。这也有助于一汽-大众进一步构建绿色出行解决方案。

上汽大众:为MEB兴建工厂

相对于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要稍微完善一些,不过仅凭帕萨特PHEV和途观L PHEV两款车也没有给予消费者足够的选择。好在朗逸纯电动版已列入到工信部新一批免征购置税的目录中,预计很快将来到我们的身边。相关参数显示,e-Lavida装配了容量为38kWh的电池,NEDC工况续航里程为278km,相对来说竞争力有些不足。

除了现有燃油车衍生新能源产品外,上汽大众已经开始引进专为新能源汽车开发、最高续航可达550公里以上的MEB平台。为此,上汽大众新建了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这不仅是上汽大众首个纯电动汽车工厂,也是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首个专为MEB纯电动车型生产而全新设计建造的汽车工厂。该工厂已于2018年10月19日,在上海安亭破土动工。项目总投入170亿元,计划于2020年建成投产,规划年产能30万辆。

工厂建成后,将投产包括奥迪、大众及斯柯达品牌的多款全新一代纯电动汽车。刚刚在日内瓦车展完成全球首秀的Q4 e-tron也有望在这里国产。未来,新能源汽车工厂将成为上汽大众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助力企业在技术和销量上成为电动汽车市场的典范。

神车推电动版/大众将要引进MEB

上汽通用:电池工厂早就落成了

早在2012年,上汽通用就推出了赛欧纯电动车,他们在新能源领域布局自2014年后开始不断加速,早就形成了对混动、插电式混动到增程式电动、纯电动等全系新能源产品覆盖。毕竟,上汽通用所运营的新能源分时租赁项目已积累了312万公里、39万小时的运营数据。

而新能源的发展也对供应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竟此前从来没有需要过动力电池,而上汽通用也早有布局。在2017年,其占地面积超过3.2万平方米、总投资17.2亿元的动力电池发展中心就已投入使用。这里生产包括出口美国的CT6插电混动版、VELITE 5等上汽通用旗下所有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地位不言而喻。

在有了充足的弹药补充后,上汽通用会推出更多的新产品。在今年,首先到来的就是别克品牌的VELITE 6,年内雪佛兰品牌也将推出一款纯电动车型。除此以外,内燃机车型上会逐步配置48V轻混技术,逐步实现轻混、全混、插电式混动、纯电动的国产化新能源谱系布局。在2023年前,上汽通用将推出超过60款全新或改款车型,其中包括9款国产的全新插电或纯电动车型,最终在2025年实现上汽通用旗下三大品牌完成插电式混合动力或纯电动在各主流细分市场的产品布局。

广汽丰田:率先逆引进

合资车企由外方股东引进车型投产销售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但向广汽丰田引进了中方股东的新能源车型——iX4,算是开创了合资车企引进纯电动车的先河。

但这并不意味着广汽丰田在新能源领域没有丝毫布局。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在江苏省常熟市正式成立,随后新中源丰田汽车能源系统有限公司以及丰田汽车(常熟)零部件有限公司也都相继成立。这些在零部件企业以及研发中心已经为雷凌双擎、雷凌双擎E+等车型的国产做出贡献,而未来还将为广汽丰田投产纯电动车型发挥力量。

目前,广汽丰田的工厂位于广州南沙区,拥有三条生产线,整体产能达到每年50万台,并有能力将年产能提升至60万辆。但现有工厂毕竟是为了燃油车型生产所打造,投产新能源车型难免有些勉为其难。好在广汽丰田现已决定斥资49.8亿元新建标准产能为20万辆(新能源)工厂,新工厂将拥有冲压、焊装、涂装、树脂和总装五大车间,按照规划将于2020年9月竣工。

至于新车型的话,广汽丰田的现有产品线撑起新能源战略还是有些困难,他们自然也会推出更多新车。根据此前车展公布的产品规划,纯电动版的C-HR将于2020年上市,此后其新能源产品投放速度也会有所加快。考虑到新工厂的竣工时间,纯电动版C-HR或成为该工厂的首款车型。

通用的纯电动与丰田的逆引进

北京现代:率先推出纯电动产品

2017年,北京现代率先推出首款合资品牌电动车新伊兰特EV,当然时至今日合资品牌的纯电动汽车也就多了一个轩逸·纯电。伊兰特EV快充仅需30分钟,行驶时的百公里电耗低至13.3kWh/100km,可以实现270km的NEDC工况续航,各项属性在当年十分亮眼。

这也是源于其及早制定的新能源规划。北京现代2016年发布了“新能源NEW计划”。该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前推出9款新能源车型,且未来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将超过10%,并将技术路线锁定在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以及燃料电池四大新能源领域。

随着2018年索纳塔插电混动车型的上市,北京现代成为了首个实现EV、HEV、PHEV三大新能源系列全面量产的合资品牌。在今年,北京现代将在推出3款新能源车型,包括1款插混车、2款纯电车。相关信息分析这三款车分别是领动PHEV、纯电版昂希诺和纯电版菲斯塔。北京现代的决心有多大?作为动力电池的供应商,亿纬锂能在3月初发布公告称,计划在惠州投资30亿元建设5.8GWh电池项目以更好地满足现代的交付要求。

按照北京现代的规划,承载起新能源车型生产任务的将是其位于重庆的第五工厂。该工厂于2017年7月19日落成,设计整车年产能达30万辆、发动机30万台。目前,该工厂投产了瑞纳、昂希诺和拉菲塔三款车型。

东风日产:把聆风本地化

尽管名声不显,日产布局新能源领域的时候不仅不晚,技术上也有不小的优势。虽然丰田普锐斯历经四代车型,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认可,但搭载了e-Power系统的日产NOTE上市后很快就超越了其销量。e-Power系统中的发动机并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为锂电池进行充电,原理类似于增程式电动车。

在中国,日产的手也不慢。风靡全球、总销量突破40万的聆风也早在2014年就被东风启辰引进,更名为晨风上市销售。全新一代聆风则进行了本地化处理以后,套上了轩逸的外壳推向了市场。相对来说,这比两厢车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关于日产汽车其他电动产品的引入,日产官方表示也在考虑将全新聆风投入中国市场。除此以外,2022年前日产将推出20款电动车,其中有5款会在2019年引入。

随着新能源产品推出速度的提升,东风日产也决定斥资98.51亿元在武汉新建工厂以为这个宏伟的计划保驾护航。新工厂分两期建设,整体建设完成后可拥有30万辆的年产能,可以生产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和传统燃油车在内的多种车型,该工厂将于2022年底建成投产。

编辑点评:随着新能源市场销量的扩大,这一领域已成为合资品牌不可忽视的一个市场了。但现阶段,几家合资品牌将推出的纯电动车型工况续航在300km左右,相对中国品牌动辄四五百公里的工况续航里程,竞争力还是有些不足。不过,或许搅局的特斯拉才是大家共同的目标吧。

现代和日产也很有诚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