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新政策 哪家欢喜哪家愁

好厉害,最近的纯电汽车又是一波狠操作,我们最看中的续航里程会迎来快速增长,特别是这段时间新发布的汽车。其中电车专家的比亚迪,也有英国血统的名爵,总之新上市、新公布的纯电车型基本都是300km续航起步,250算是不及格,400才是中上水平,500km-600km也不少。那么回到原点,这段奋发图强的源动力来自哪里?电动车是不是已经走上正轨?

大家都知道,在市面销售的电动车并不是“真实”的价格,2018年之前除了有国家补贴,还有地方的补贴,最后才成为我们能够接受的价格。来到2019年,电动车政策又翻开新篇章。原来两档有补贴的现在变为零,原来最高补贴5万元下降到2.9万元,那么电动车岂不是贵了吗?在我看来,大企业应能自行消化,终端售价波动不大,但实力不强的可能会逐渐退市。

从2016年开始国家的补贴政策开始退坡,但是在我看来2019年才是真真正正地开始竞争,在过去的时间里面,出现过骗补等乱象,说明了并不是个个真心实意做好产品。而今年取消地补、缩水国补、拔高门槛,空手套白狼的事情已不再,实力强大的车厂依然能继续走下去,实力微弱的车厂只能另谋出路,而其中那种两座的纯电车应该也会消失了。

以宝骏E200为例,以上年的政策,这种微型电动车还有不错的补贴,因为续航里程有210km,单单国家补贴就2.64万元,但是今年就一分钱都没有,现在起步都是250km。由此可见,政策是希望纯电车往代替燃油车的方向发展,在欧洲,电动车更多在繁华的市区行驶,除了无排放的好处之外,还令拥挤的停车问题有所缓解,但是国内的政策导向并非如此,更偏向发展外形与现在的汽车差不多,动力系统则换为纯电。

基本能判定行驶里程长的汽车是发展方向,但是单单加大电池容量来扩大里程并不能挽救实力欠奉的企业,从根本上,电动车的局限来自电池技术的突破。政策上也显露了让大家用上更高密度电池的需求。由图表上看,105-120Wh/kg的补贴已经取消,幸好,目前国内使用的电池基本都超过140Wh/kg,都能获得0.9的系数。相比之下,里程比电池技术的要求跃升更多,在我看来,全球的电池技术依然未达到足够强大的程度,电池能量密度超过160Wh/kg的屈指可数,但能量密度不单是做不做纯电车的问题,而是没有了纯电车,企业双积分或直接让车企关门。

能量密度高,搭载电池的数目相对较少,依然能保证足够的行驶里程而获得补贴和高系数,这显然是良性循环,但不能忽略的问题是,这个续航里程依然依靠NEDC的标准,虽然它没有等速60km/h标定的续航不靠谱,但与实际使用的行驶里程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对于燃油车的用户,工信部油耗其实只是一个衡量标准,大概意思是能定个谁高谁低,具体数字估计没有会当回事,但纯电车的概念就完全不同了。没油了很容易找到油站,而且续航里程相对稳定,最多几分钟便完成加油,电动车到了半箱电就开始战战兢兢。

到底NEDC的续航里程要打多少折呢?恐怕没人能回答,汽油车影响油耗是开车习惯,纯电车影响耗电量却有环境温度、行驶路况、平均速度,还有驾驶习惯,而且差异巨大。根据我的经验,市区用车比较接近宣称的续航里程,可惜我们政策似乎并没有这个想法,所以,目前这种看似接近汽油车的续航里程还有不少虚火,目前完全台架下的续航里程,没有空调、大灯、音响的用电量显然不太合理,第二行驶工况比较简单,也难以接近真实情况。毕竟电动车续航里程除了需要横向比较外,更需要精确。

毫无疑问,国内是全球电动车最大市场,政策吹了起一股蓝色风潮,水深时家家滋润,现在潮水慢慢退去,再过几年就是裸泳,电动市场越来越难耕耘,最后估计还是只剩下哪些传统车企,小企业、互联企业兼并的兼并,倒闭的倒闭,只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电动车何时才能真正安心使用?大厂造车的安全性值得信任,令人担忧的依然是那个看起来很美的续航里程。end

为您推荐